Search

「有十全十美的教養嗎?」

今天接受聯合報記者瀞文採訪時,談了很多親子教養的議題...

  • Share this:

「有十全十美的教養嗎?」

今天接受聯合報記者瀞文採訪時,談了很多親子教養的議題,連攝影記者也少見的坐下來一起討論到底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

是啊,做父母的無時無刻都在自我懷疑:到底怎樣做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會不會限制了孩子玩電動的時間,反倒讓他失去了自律的能力?

會不會到學校跟老師溝通孩子在學校被不友善的對待,反倒讓孩子失去長力量解決困難的能力?

這一席討論讓我想起我有一位學生同時修習三個學程,來找我諮詢時,整個身心狀況已經糟到當機,無法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眼見著快要被當了,他還不願意期中退選以求生存。

他說:「我媽媽說我是個軟弱的孩子,抽一鞭才會動一下。雖然現在我想要放過自己,退掉其中幾門課,但只要有期中退選的念頭,我就會罪惡感襲上心頭,我不想讓我媽媽說中我是個軟弱的人。」

我細細的問了當初他媽媽說他是個軟弱的人的狀況,學生還原現場說:「我只要考試考不好,隔天就會裝病,死活不去學校。我媽媽很生氣,戳破我是個心志軟弱的人,將來會啃老他們一輩子。

我不想讓我媽媽說我是軟弱的,開始奮發圖強,如願考上國立大學。而我媽媽也很得意她嚴酷的愛是有效的。

她不知道當初她對我的詛咒,造成了我現在想放不敢放的痛苦。」

我站在他媽媽的立場,看到自己的孩子逃避不肯去上學,自然就是用盡本能來激勵孩子要去面對困境。她錯了嗎?不見得完全錯,至少她當時的激勵,讓孩子繼續上學,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她只是無法預料孩子已經努力到無力的時候,依然將媽媽的話當作是聖旨,不敢違抗。

在幼兒園的性騷擾事件也發生過這種令老師意外與震驚的事情。小女孩回家跟媽媽說,她午睡時被旁邊的小男孩觸摸下體,媽媽問她,為什麼不當場就跟老師說呢?小女孩說,因為老師說睡覺要安靜,不可以講話。老師得知小女孩的答案時,心中感到很難過,她不知道這樣平常的指示會造成孩子在碰到騷擾的時候不知道要變通。

從以上我所舉的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了解,當家長、師長的已經在當下盡力說該說的,做該做的了,只是家長、師長不是神,無法預料孩子在往後的日子會如何運用這些指示。

那我們還能做什麼呢?怎樣才能做到十全十美的教養呢?

就讓我們接受沒有十全十美的教養吧!我們都盡力了,十全九美或是更少都可以,我們盡力就好了。

盡力之餘,為了避免孩子呆呆地執行我們的指示,不知變通,我們可以允許孩子說服我們,跟我們討價還價。就在一來一往的挑戰與對話中,孩子釐清家長、師長指示的精神,也就比較不會依照表面上的意思,傻傻遵從,不知變通,讓家長、師長的善意失去了原意。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和自己,相愛不相礙》即將出版,敬請期待。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